袁桅: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迎来历史机遇期打印

发布时间:2017-08-28来源:启迪观察

以新能源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悄然来临,而这也是中国首次和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果起跑准备充分的话,中国极有可能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赛场亮眼的“明星”。在当前建设创新型社会和节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应抓住机遇,融入发展,占领技术制高点。

继蒸汽技术革命、电力技术革命、信息技术革命后,人类迎来了又一次科技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本次工业革命的实质和特征其实就是“提高资源生产率,减少污染排放”。前三次工业革命使得人类发展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代,与此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能源、资源消耗,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生态成本,急剧地扩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空前的全球能源与资源危机、全球生态与环境危机、全球气候变化危机的多重挑战,由此引发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绿色工业革命,一系列生产函数发生从自然要素投入为特征到以绿色要素投入为特征的跃迁,并普及至整个社会。

能源是几次工业革命的主角,能源的形态发生重大变化,将直接推动工业革命的发生。新能源、清洁能源近些年发展很迅猛,必将直接推动此次绿色工业革命。能源的使用关乎每个人。清洁能源的发展,尤其是太阳能等分布式能源,能源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更是将每个人由单纯的能源使用者,变成了能源的创造者。每个人都共享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共享收益。清洁能源的大量使用,也同时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好的推动力,惠及每个人。

中国有望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赛场亮眼的“明星”

在前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中,中国仅作为“老幺”尾随其后。第三次IT革命,我们虽然有了新的突破,但仍处于追赶状态。目前,以新能源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悄然来临,各国能源的政策频出,欲抢占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先机。而这也是中国首次和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果起跑准备充分的话,中国极有可能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赛场亮眼的“明星”。中国人均资源匮乏,特别是能源短缺,但人才资源丰富、科研技术力量雄厚,在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中国已在体制上给予了充分保证,如能源局专门成立了新能源司。此外,国家还从法律、政策上给予了保障,如对可再生能源法的修订。这成为中国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体制保障。

当前,我国能源结构逐步呈现低碳化、清洁化的趋势,从2005年到2016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年均增长10%以上,在总能源消费中占比从7.4%提高到13%,科技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十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增长量占世界总增量的40%以上。截至2016年底,我国风电累计装机量和光伏发电累计装机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50万辆,占全球市场的一半。

中国为世界绿色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从电动车到智能电网,从先进核电技术到煤炭清洁化利用,中国高度重视清洁能源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取得积极成效。中国的清洁能源经济转型将对推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起到重要作用。以上都展现了中国在清洁技术革命方面将扮演“领头羊”的角色。

目前,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的支持体系已基本建立。政府已在能源、环保等部门设立专门的职能机构或部门,用以管理和支持清洁能源发展。诸如实行了对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产业提供税收、价格等优惠政策,支持清洁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积极关闭落后小煤电,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网技术。清洁能源产业布局已初步完成。为促进清洁能源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已将“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确定为约束性指标。其中,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等专项规划中,也明确了各类清洁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布局。化石能源清洁化利用逐步推进。我国洁净煤技术发展迅猛,煤转化利用已从焦炭、电石、煤制化肥产品为主的传统产业,逐步向石油替代产品为主的现代煤化工转变。目前,我国煤化工技术、产能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同时,天然气替代煤效应也逐步显现。 

弃风、弃光、弃水、弃核现象突出,我国清洁能源发展依然面临挑战

我国清洁能源的发展已逐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清洁能源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一方面是国家大力鼓励新能源替代,调整能源结构,另一方面则是新能源领域大量弃风、弃光、弃水、弃核。

分析起来,新能源领域大量弃风、弃光、弃水、弃核的主要原因是电站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存在一定的无序现象,输电网和电力市场缺乏配套。电网建设项目涉及立项、规划、审批、核准、评估等多个环节。由于相关环节特别是电网规划滞后,使得电网建设进度远落后于地方新能源项目建设进度,导致电网建设滞后和调峰能力不足,清洁能源消纳和输送受阻,弃风弃光现象尤为严重。如果更深入地去看,从本质上而言,弃水、弃风、弃光问题反映了我国现行电力发展和运行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新能源的发展,反映了我国电力运行机制、电力市场体制的深层次矛盾。

一是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表现能力较弱,现有灵活性未能充分挖掘。

我国电源结构以常规火电为主,特别是风电富集地区更加突出。尽管火电调峰深度和速度都不及水电、燃气机组,但目前我国火电机组(热电机组)的调峰现状远低于国际水平,仍沿用20世纪80年代初的火电调节指标进行运行考核,大量中小火电机组、热电机组仍旧采用传统技术方案和运行方式,没有针对新的需求进行改造升级提升灵活性,技术潜力没有充分释放,远低于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国际经验证明,需求侧响应是增加电力灵活性的重要手段,但我国需求侧响应还处于研究示范阶段,未能发挥真正作用。

二是电力运行调度传统的“计划”方式无法适应新能源的发展。

目前,电力运行调度很大程度上延续传统计划方式,各类电厂年运行小时数主要依据年发电计划确定,各地经济运行主管部门甚至对每一台机组下达发电量计划,由于火电年度电量计划为刚性计划,火电企业和地方政府不愿意让出火电电量空间,调度为了完成火电年度计划不得不限制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电量空间。这种“计划”方式,不能适应新能源波动性特点和需要,无法保障可再生能源发电优先上网。

三是电网输送通道难以满足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需求。

我国水电、风电、光伏主要集中开发投产在西部低负荷地区,在当地消纳的同时,仍需要外送,而在现有电力电网规划、建设和运行方式下,电源电网统筹协调不足,电力输送通道在建设进度、输送容量、输送对象上都难以满足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需求。

四是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市场和机制没有完成落实。

未来随着西南和三北地区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开发规模继续增长,市场消纳空间逐渐成为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最大瓶颈,现有以“电量计划”、“固定价格”、 “电网垄断”等为特征的体系已不能适应可再生能源发展。水电的“丰余枯缺”特点和风电的“波动性”在现有机制框架下,仅靠本地运行调度优化已经不能解决市场消纳问题,需依赖更大范围市场消纳。而目前我国的电力运行管理总体是以省为实体进行管理,同时跨省跨区输送未纳入到国家能源战略制定的长期跨地区送受电计划中,各地对接纳可再生能源积极性不足。

五是电力市场化程度低、监管和法律建设弱。

由于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仍未完成,大量自备电厂不承担电力调峰责任,电力调峰等辅助服务机制不健全。尽管《可再生能源法》规定,“优先调度和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发电”,但可再生能源优先调度受到原有电力运行机制和刚性价格机制的限制,难以落实节能优先调度等行政性规定。另外,目前我国电网企业既拥有独家买卖电的特权,又通过下属的电力调度机构行使直接组织和协调电力系统运行,拥有电网所有权和经营、输电权,具有垄断性,不利于市场主体自由公平交易。

能源互联网有利于推动能源市场开放和产业升级,成为研究新焦点

面对清洁能源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挑战,能源互联网为解决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问题, 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案。能源互联网是能源和互联网深度融合的产物, 已经成为当前国际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新焦点, 也是能源行业继智能电网后又一前沿发展方向和重要课题。国家能源局将研究起草《推动能源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

能源互联网可理解是综合运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管理技术, 将大量由分布式能量采集装置, 分布式能量储存装置和各种类型负载构成的新型电力网络节点互联起来, 以实现能量双向流动的能量对等交换与共享网络。从政府管理者视角来看,能源互联网是兼容传统电网的,可以充分、广泛和有效地利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满足用户多样化电力需求的一种新型能源体系结构;从运营者视角来看,能源互联网是能够与消费者互动的、存在竞争的一个能源消费市场,只有提高能源服务质量,才能赢得市场竞争;从消费者视角来看,能源互联网不仅具备传统电网所具备的供电功能,还为各类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公共的能源交换与共享平台。

能源互联网的发展,从技术上解决了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的并网问题,是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统发展的前提。

更重要的是,“能源互联网”将有助于形成一个巨大的“能源资产市场”,实现能源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能源,由原来的单一物理,变成了金融,变成了资产。通过这个“能源资产市场”可有效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各方,形成供需互动和交易,也可以让更多的低风险资本进入能源投资开发领域,并有效控制新能源投资的风险。构建“能源资产市场”的意义,主要在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促进清洁高效利用,提升效率,推动能源市场开放和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能源国际合作水平。

企业应积极投入能源环保产业,占领技术制高点

在当前建设创新型社会和节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应抓住机遇,融入发展之中。一方面,要解放思想,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节能减排;另一方面,积极投入能源环保产业,采取资产注入、资产重组、并购等整合方案,通过做大优势规模提升能源行业抵抗国际市场风险能力,通过体制改革提升能源企业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通过加强管理提升能源企业的效率;同时,加速转化能源环保技术产业化,创新发展,占领技术制高点。

同时,企业也需要政府在政策支持和规则制定上给予扶持和推动,着重建立和完善清洁能源管理协调机制,大力转变政府职能、下放审批权限、提高办事效率,依托市场的力量和财政的手段,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发展清洁能源的积极性。如加大清洁能源财税金融优惠政策执行力度,进一步完善对清洁能源的项目支持、财税和价格补贴、成本与风险分摊机制等优惠政策并保持相关政策的延续性;进一步研究扩大清洁能源的补贴范围,推出更加系统完善的、与国际接轨的清洁能源补贴政策;统筹规划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加大对清洁能源资源丰富的老少边穷地区的扶持力度,着力解决边远地区清洁能源一次性投入后带来的管理、维护等后续问题;加大改革力度,鼓励发展智能微网和能源互联网,稳步提高电网清洁能源消纳和输送能力等等。

清洁能源关乎社会的每个层面,是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需要整合资本、技术、产业等诸多方面。启迪控股在清洁能源方面的布局,着力推动我国,乃至全球清洁能源行业的发展。未来的清洁能源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多能互补、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等等。启迪控股注重各个技术之间的整合联通,集成创新。一方面,通过整合各个技术方案,形成针对城市、社区等的清洁能源系统性综合性解决方案,互相发挥优势,弥补不足,整体效率最大化;另一方面,通过上层的系统性创新,使得各个技术方案有更好的应用环境。在技术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启迪控股创造了技术、资本、产业协同发展的三螺旋模式。依托启迪控股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使用基金为主的金融手段,投资于清洁能源产业,发挥清洁能源技术整合优势,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于产业,形成优质的清洁能源产业,给予资本更大的回报。从而促进了技术进步,吸引了资本投入,推动了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