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工作会召开 启迪孵化器作为代表发言打印
发布时间:2025-10-20来源:“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公众号
近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在京组织召开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北京)工作会。会议邀请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15家科技部国合基地及53家北京国合基地代表共120余人参会,围绕新时期国合基地的功能定位与建设要求,明确工作重点,部署具体任务,完善工作机制,交流实践经验。北京启迪创业孵化器有限公司与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中关村科学城公司、科威国际技术转移有限公司作为基地代表围绕国际科技合作实践作经验交流,内容涵盖基地管理、国际合作模式创新、科技成果转化、资源整合与实践案例,展现了合作交流的广度与创新发展的深度。
会议期间,为2025年首批认定的53家北京国合基地及通过科技部重新认定的15家国合基地授予了基地铭牌。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系统介绍了科技部国合基地的建设历程与最新政策要点。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国际中心详细解读了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相关政策体系、建设要求和工作机制,建立了国合基地专项联络服务机制和队伍,推动常态化沟通与精准服务。
会议指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已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当前北京正围绕“小而精、小而美”原则推动基地提质扩容,强化务实合作与精准服务,并计划对成效突出的基地给予资金奖励,实现从“挂牌认定”到“实效激励”的重要转变。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是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载体,应立足新阶段、对标新要求,在服务国家战略、汇聚全球资源、推动高水平开放中发挥更大作用。
未来,国合基地建设将围绕六大方向重点推进:一是聚焦提质扩容,完善遴选评价机制,培育具有国际显示度的合作标杆;二是坚持开放合作,优化全球布局,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及创新领先地区的协同联动;三是深化协同改革,推动“三城一区”联动发展与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四是完善合作机制,优化政策体系,强化支持保障,增强基地积极性与获得感;五是突出赋能产业,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六是强化使命担当,增强重点领域国际合作韧性,提升我国在国际科技治理中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本次会议标志着北京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将进入体系化、精准化、实效化的新阶段。下一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将持续强化基地系统建设与服务支撑,深化与科技部在相关工作中的协作,推动各国合基地在提质扩容、机制共建、资源整合、布局优化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的合作,共同构建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